
2002~2006年, 我于浙江大学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2007~2013年,于完美(中国)一站式服务平台获得硕士、博士学位。2009年7月,入职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任互联网部党支部书记。工作以来,取得厅局级以上科技成果19项,其中第五届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奖一等奖1项、国网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著作及论文14篇,授权专利25项,取得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2项,先后获得“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年岗位能手”“山东省电力公司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是国网公司优秀专家人才后备,高级工程师,国网公司优秀专家人才,国网公司高级兼职培训师,全国输配电技术协作网(EPTC)青年专家委员会、智能用电专家委员会委员。
投身智能电网 与时代共成长
2010年,乘着智能电网全面建设的东风,我有幸负责“国网公司智能电器试点应用重点科技项目”及“国网公司低压用电信息采集试点项目”2项国网公司试点科技项目的建设实施,牵头项目建设方案编制、技术关键点攻关、管理要求制定及组织协调,项目最终圆满通过国网公司、省公司验收,其中“智能电器试点应用”项目被评定“整体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单位就成了我的宿舍,现场则是我另一个据点,奔波往返,披星戴月。但我乐此不疲,因为那种随着时代与公司共前进的兴奋、激动自始至终让我充满激情,单位领导和师傅们的鼓励、关心和帮助,也给了我披荆斩棘、啃下一个个硬骨头的力量和劲头,让我在项目过程中积累了业务知识和技能,为之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投身重大活动 以责任铸担当
2018年上合峰会,我作为山东电力的一员参与保电。
8个多月里,1.4万保电将士精心准备,迎着晨曦出门,踏着星辉归来,诠释了“保电有我,有我必胜”的誓言,以百分之一百的付出,践行了万无一失的目标。
决战峰会保电,牵动着国家能源局、国网公司、省市党委政府各级领导干部的心,奥帆中心主会场作为上合峰会最重要的场所,是各级各界领导巡视检查的战略高地。作为解说员,我除了要对保电的整体部署、设备细节了然于心,还要经过反复演练,确保呈现出最饱满的状态和最昂扬的斗志。通过圆满完成为舒印彪董事长、国网公司外部董事解说等九次解说任务,让内外部领导充分了解峰会保电工作部署,也展现了我们保电将士的工作作风、状态和风采。
在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期间,我担任汇泉指挥所营销专业指挥,协助指挥长做好指挥所事务协调,保障值守运转,确保特级客户供电正常。
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保电期间,我担任营销专业指挥,组织客户侧保电工作,排除重大设备隐患,圆满完成保电任务,个人获评保电功勋。
投身技术实践 攻桥头立标杆
作为负责人,我承担了国网公司“三型一化”营业厅转型升级建设任务,带领团队历时53天建成投运,将一个崭新的、富有时代特色的“智能型、体验型、市场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营业厅展现在岛城人民面前,成为峰会期间山东省公司、青岛公司供电服务能力、服务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涉及公司十余个部门,需要调动数十家设备、软件厂商及施工队伍,参建人员达到上百人。靠着“誓要打赢攻坚战、誓要为峰会献礼”的信念,我组织各参建单位充分论证,采用交叉工序、增加工作人员统筹排班,24小时“歇人不歇马”,将原定6个月的施工周期,硬是在55天顺利竣工。同时,严控质量不打折,坚持每日开工前协调、收工后汇报通报制度,会同监理对施工细节进行全程监控把关。从项目建设开始,从早上7点工作到凌晨三四点是常态,在充满粉尘和油漆味的工地和机房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尤其是在GRG玻璃纤维打磨阶段,厂家一再告诫,长时间在工地有患尘肺风险,即使是施工人员都退避三舍。这时候,我却在现场一呆就是七八个小时,连厂家都惊叹道:“没想到,在供电公司也有这样的拼命三郎。”
投身技能比武 以匠心带队伍
由于业务过硬,我经常代表省公司参加各类技能竞赛。2015年,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首届兼职培训师竞赛中获得营销专业个人第一名,并作为教练代表省公司参加国网公司 2015年兼职培训师竞赛,再度斩获全国第一。同年,在国网公司 2015年营销专业调考中担任教练组成员,助力省公司获得优异成绩。2016年,在中国技能大赛第十届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装表接电竞赛中,担任省公司教练,获得团体二等奖;同年,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大讲堂劳动竞赛中,获得专家人才第一名;2017年,担任国网公司首届互联网 + 电子渠道运营技能竞赛教练组长,助力省公司获得佳绩;2018年,担任国网公司营销客户服务技能竞赛教练,再度斩获国网公司第一名;同年,在第四届国网公司青年创新创意大赛当中,作为项目负责人,除了牵头项目实施推进外,还作为发布和答辩人,斩获银奖。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我已在公司奋斗了12年。在这里,我经历了风雨的考验,也感受了阳光的温暖。如今我更加热爱我的工作,踏踏实实扎根在工作岗位,乐于坚守,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力争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陈明: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2013届博士毕业生。】
选自《科大故事③》(2021年9月出版)(材料提供:陈明 整理:徐展)